如何度過外貿(mào)B2B的寒冬?
1970-01-01
近日看到外貿(mào)展會板塊很多網(wǎng)友吐槽,英國勵展博覽集團兼并巴西雙輪展后減少中國展區(qū)三分之二,其他很多國際知名展會最低要求特裝45平米。這些展會為什么這樣呢?
為的是提高展商品質,更好地服務家。
大家都說阿里效果不好、中國網(wǎng)效果不好、環(huán)球資源價格貴,但是不能不看到他們的,他們都在和國際頂級的第三方權威認證機構為商進行認證,幾年前的中國網(wǎng)和瑞士sgs,2013年的阿里和法國bv、德國萊茵。
我堅信咱們b2b還會不斷采取提高商品質的方法,不斷更好地服務家,一定能成功度過寒冬。
回復
網(wǎng)友回答:好日子會回來的
網(wǎng)友回答:一定能成功度過寒冬。
網(wǎng)友回答:2013年的整體經(jīng)濟會如何,大家一同來關注,相信會比2012年稍好一些。
網(wǎng)友回答:恩恩??是的樓主,相信大家都會慢慢轉好但是只要是在國際平臺上面有一定的知名度后,這些問題都是必須去面對的問題。國際上對于專利和企業(yè)形象的保護非常的嚴,作為一個平臺,因為客戶太多,不可能管理到所有的客戶。而且在國際上,只要有知名度的公司,都會有幾個專門的法律部門幫助他們審查,比如他在阿里上看到了有商家對他們公司的品牌有侵權,律師信是寄給阿里的,而不是商家。只能期待大家越來越好,如果有什么問題,歡迎交流